重慶晨報訊 (記者 廖怡飛) 2014重慶晨報·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報道的酉陽文理科狀元故事,最近2天,不斷有市民打進重慶晨報966966熱線,要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化療副作用幫助他們。
  能盡多大力就台東民宿出多大力
  前天下午3點48分,李女士打來電話說:她看了7月3隨身碟1日重慶晨報22版《父親癱瘓在床,高考後她一直在打工》的新聞很感動,想資助冉江平。
  李女士經濟條件不錯,很早就開始資助貧困兒童,包括三峽庫區的一些貧困兒童。前兩個月,一名她資助的孩子順利大學畢業。接到孩子的來信時,李女士被字裡行間的真情所感動。善有善報一直記憶體是她信奉的真理,她希望能夠為自己收穫更多的感動,也為貧困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未來。
  昨天上午10點30分,夏先生打來電話想聯繫冉江平。“這麼優秀的小女孩,因家庭貧困而放棄大學實在可惜。”夏先生是軍轉幹部,如今是一名職業藥師。“我娃兒剛剛考完中考,690多分,考的育才中學。”夏先生自豪地說。也許是兒子的順利觸動夏先生心中另一片柔軟地帶,他決定資助冉江平,“能盡多大力,就出多大力,主要是想表達一新竹買房子個心意。”
  資助她一張到北京的車票
  冉先生看過重慶晨報8月1日22版的《清華通知書到了她頭一件事就是翻助學簡介》之後,覺得自己和這個名叫冉思文的酉陽女孩有淵源,決定資助她。“她和我都姓冉。而且,我的女兒也是‘思’字輩的。”冉先生覺得和冉思文很有緣分。所以,他要資助冉思文一張從重慶到北京的火車票。“如果她還有困難我還願意資助她。“冉先生說。
  接到浙大通知書,他皺起了眉頭
  儘管窗外的陽光非常明媚,不過,20歲的熊磊寧願待在家裡也不願出門。他還有兩個妹妹:一個上初二,一個初三剛畢業。父母在黔江打工,一個月的收入不到4000。7月17日,他收到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,卻皺起了眉頭。
  面對重慶晨報記者,這個內向的男孩顯得異常緊張。坐在床邊,兩隻手放在膝蓋上,緊緊抓住褲子。他身上的綠色T恤和黑色運動褲,已經被洗得發白。入學簡介中說,一開學就要繳納7747元的學雜費。這筆費用對這個家庭來說,有些沉重。“如果要拿,也拿得出來。”熊磊低著頭小聲地說:“我偷看過家裡的存摺,上面還有錢。”不過,家裡的積蓄,除了他的學費,還需要負擔一家人的日常開支和兩個妹妹的學費。他已經做好勤工儉學的準備:“我可以發傳單、打零工,生活費應該可以解決。”
  熊磊是個學習迷,尤其喜歡化學。空閑時,他喜歡打打羽毛球。他希望畢業後能夠從事化學研究方面的工作。
  我知道家裡困難,所以選擇了師範
  儘管還沒有拿到通知書,但曾沁知道,9月,她將到吉林長春——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度過4年光陰。
  18歲的曾沁,身穿粉紅色短袖,白色短褲,眼神清澈而乾凈。從高一開始,師範類大學就成為了她的目標。
  “本來想讀免費師範的,申請了2次都沒成功。”提到自己的“糗事”,曾沁有些不好意思。
  坐在一旁的父親曾長春,也打趣地說:“2次沒成功就哭了2次。”曾長春是黔江區的一名語文教師。
  沒有申請到免費師範的曾沁,不得不重新選擇了哲學專業。“我一直喜歡當老師,學習這個專業,以後可以出來教政治。”選擇師範類大學,對曾沁來說,不僅僅是喜愛這麼簡單。母親陳宗愛,也是她想方設法申請免費師範的重要原因。
  42歲的陳宗愛身體孱弱,患有直腸癌。動過2次手術的身體,徹底和體力活隔絕。“每個月都要吃很多藥,我看著很心疼。”曾沁看到坐在一旁的母親,眼眶突然紅了。此外,她還有一個讀初中的妹妹。
  困難沒有擊倒這個家庭。懂事的曾沁靠自己的努力,高中三年都享受減免學費的政策,沒有用過家裡一分錢。儘管如此,家裡還是欠下了四五萬元。曾沁對家裡的情況非常清楚,同時,對自己的未來也非常清晰。“讀師範學校,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學費,以後還可以打工當家教。”曾沁說話頗有一些老師的模樣。她知道,自己有這樣一個機會是來之不易的,她將倍加珍惜,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。
  我現在就想畢業,趕快賺錢養家
  19歲的黔江女孩鄔代玉,眉頭緊鎖,憂心忡忡。家裡只有姐妹3人和母親周鳳菊相依為命,連固定的住所都沒有,至今寄居在親戚家裡。
  她排行老大。她的父母在5、6歲時離異,從那以後,父親,成了一個陌生的稱謂。被四川外國語大學錄取的她,壓力很大。她的成績從小到大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,但高考卻發揮失常。“至少應該在600分以上。”鄔代玉低著頭,小聲地說。她希望自己能夠復讀一年,考上一所心儀的大學,但家庭情況卻讓她放棄了這個念頭。一家四口,全靠母親在外打工掙錢養家,還不時得靠親戚的資助。甚至一年到頭,只有過年的那幾天能夠看到母親熟悉的臉龐。
  高考剛完,她就報了一個電腦學習班。“是政府組織的,是免費的。”鄔代玉每天上午8點到11點,下午2點到5點,都在學習電腦的知識。原本,她最喜歡的是英語專業,但考慮再三,不得不換成法語。“學英語的太多了,以後不好找工作。學法語要稍微好一些。”鄔代玉已經考慮好了自己的未來。她一切的考慮,都是以家庭為中心。從小到大,凡是幫助過自己家庭的人,她都一一記在心裡,覺得這是以後自己要還的賬。
  巨大的心理壓力促使她瘋狂地學習。從初中開始,她就有了近300度的近視,不得不戴上一副紅色眼鏡。她急切地想要畢業,甚至想現在就開始工作賺錢。她希望,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,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。
  本組文/重慶晨報記者 廖怡飛
  本版圖/重慶晨報記者 胡傑
  我沒出過遠門,酉陽以外就是外地
  張煉20歲,家在酉陽縣宜居鄉大山深處。父親張宗平靠種茶樹為生,家裡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。儘管還沒有領取到通知書,她已經為學費的問題傷透了腦筋。
  張宗平靠出售茶葉為生,一年的收入大概在2萬元左右,母親在天津打工,月收入不超過2000元。不過,種植茶樹的村民越來越多,張宗平的收入並不穩定。“像今年5、6月份,下雨的時間太多了,銷量就不好。”張煉說。
  張煉的願望是當一個醫生。她說:“看到現在很多人都生病,想幫助他們。”更重要的是,她想治好自己的弟弟。她的弟弟小時候不慎弄傷了頭部,智力一直停留在3歲的水平,甚至無法直線行走。
  不過,重慶醫科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太高,她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願望。聽了長輩、同學、親友的意見,她選擇了離家相對較近的重慶工商大學。
  對於從未出過遠門的張煉來說,重慶主城和外地的概念並沒有什麼不同。最遠的地方,就是距離她家2小時車程的酉陽縣城。
  特別提醒>
  捐款方式:“2014重慶晨報·利群陽光助學行動”開展“你捐十元錢,助TA上大學”的微公益活動,通過“重慶晨報愛心基金”,接受捐助。
  重慶市慈善總會·重慶晨報愛心基金
  開戶名:重慶市慈善總會
  開戶行:交通銀行重慶分行人民路支行
  開戶賬號:500102022018110061967
  備註:讀者捐款時,請務必註明“重慶晨報愛心基金·利群陽光專項”;
  一次性捐贈超過5000元,可結對資助一名貧困學生,請在捐款時註明受捐對象的姓名。若出現多人針對一人捐款的情況,將由募捐方進行統一協調分配。
  捐贈熱線:023-63749636。  (原標題:我們收穫感動,他們贏取未來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a60qavnj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